找到相关内容200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

    婴、创立义学等(注:《太上感应篇》、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,分别引自袁啸波编《民间劝善书》,第4页、第7页。),以此积累功德,获致善报。从明清时期善书的盛行情况,可以推知其对民间慈善活动兴起所产生的巨大...

    王卫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53556091.html
  • 中国古代佛教史简编

    耳聋眼瞎,都是因为上辈子不肯行善事,不信佛。有的人呢,聪明,富裕,有力,都是上辈子积累功德,行善的原因。这辈子就是这样子了。等死了之后进入幽冥根据活着的时候的行为进入不同的地方,例如泥犁地狱,地狱就像...夷叔在西山,善恶苟不应,何事立空言”。意思是说:佛教说积累善行为可以得到好报,但是伯夷,叔齐那样的善良人为什么会饿死?为善做恶都没有相应的报,为什么要凭空说白话?又拟古诗云:“不畏道里长,但畏人我欺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75456153.html
  • 慈宗弥勒法门

    菩提意者。第五大神名曰正音声,身诸毛孔流出众水,一一水上有五百亿花,一一华上有二十五玉女,一一玉女身诸毛孔,出一切音声胜天魔后所有音乐。)   二是修六事法,积累功德,《上生经》云中说:“佛灭度后,我...大果报,皆从施戒慧,六种大忍生,亦从大慈悲,无染功德得。”( 《大正藏》卷14第430页下)   弥勒菩萨有大愿行,所以见闻菩萨、念诵菩萨的名号就有种种利益。《上生经》中说:“但闻弥勒名合掌恭敬,此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81661905.html
  • 用财应有道

    学识、提高技能,使财富不断积累增长。  4. 要积累功德;为自己积福,也为社会大众谋利;大的方面应顾到社会利益,小的方面应为自己的后生福乐打算。  这样四方面考虑周详的支出预算,便是健全、合理的财富...

    王仲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91763116.html
  • 异彩纷呈焕——佛教与艺术

    五体投地礼。有许多善男信女向佛也是行此种礼。  (10)布施。是一种施与他人财物、体力、智慧等,为他人造福而积累功德,求得解脱的修行方法。可见具有“龙华十方”传统的龙华寺,进香者和旅游者当以布施“超度众生”...易于保护。  (4)随喜功德箱。在弥勒殿,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三圣宝殿,玉佛殿、观音殿,念佛堂、钟楼,鼓楼等殿堂都设有此箱。所谓随喜,《修忏要旨》解释为:“随他修善,喜他得成。”《法华玄赞》云:“随者顺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81963530.html
  • “万劫不复”与“劫后余生”——从佛经的“劫”谈起

    普受道化。进获神通·奉四等心慈悲喜  护。九十一劫。不归恶趣。(西晋·竺法护译,《生经》)  3、佛之功德。不可称限。从无数百千亿劫。积累功德。自致得佛  。(西晋·竺法护译,《生经》)  4、佛光明照国中...

    高婉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2363771.html
  • 圣凯法师:中国佛教生态学的理念及其操作上的盲点

    积累功德等。放生由慈悲心的流露转变一种目的论,片面追求放生的量与功德。如许多放生者,喜欢海龟,因为它是一种“灵物”,但是它价格高而且不容易购得,但是放生者却偏要去买。或者,放水产...佛教界已经开始从事环保工作。其中,以花莲慈济功德会所推动的“预约人间净土”,以及台北农禅寺和法鼓山所提倡的“心灵环保”来说,当代台湾佛教界的环保运动,可谓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3165219.html
  • 试论中国佛教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人文精神

    需要经过什么阶段?经历多少时间?这就是“顿悟”还是“渐悟”的问题。对于这个问题,中国佛教曾进行过比较热烈的讨论。因为按照印度佛教的一般说法,修行解脱是一个长期过程,需要累世修行,不断地积累功德。例如《...

    洪修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3467850.html
  • 佛经故事中的功德观念

    功德的特征,获得了赢取福报的资格。我们似乎也不应认为这类故事不重视内心的虔诚,但明显的是它对于人的外部行为十分注意。它或者更为典型地体现了佛教劝人有意无意点滴积累功德的说教。  五、功德故事中反映的...佛经故事中的功德观念  葛维钧  功德这个概念,原为中国本土所有。“变礼易乐者为不从,不从者君流。革制度衣服者为畔,畔者君讨。有功德于民者,加地进律。”这里的功德,指功业和德行。“君臣男女,有功德者...

    葛维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1569526.html
  • 贵州佛道儒巫混杂的宗教文化现象因果论

    哲理的悟解,而是关心来世的幸福和现实的利益。许多人烧香拜佛,集资塑像,举行斋会,写诵佛经,或是求财、求子、求官、祈福禳灾,希望菩萨保佑他们祓除现世的痛苦;或是积累功德,修补寺院,为来世往生极乐世界购买...

    王路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55569989.html